虛假宣傳、質量及售後服務問題為淨水器産業蒙上陰影

2015-01-15 22:16:50 admin 225
來源:《中國工商報》 鐘萍 / 時間:2015-1-15 11:57:31
  據中國工商報網2015年1月14日訊 近兩年來,霧霾使空氣淨化器“一夜成名”,水質不佳也讓淨水器市場銷量呈爆發式增長。去年,我國家電市場規模僅比上一年微增長4.4%,而淨水設備市場規模增幅高達76%。與此同時,淨水器市場存在的虛假宣傳、産品質量和售後服務等問題,也給這個朝陽産業的未來發展蒙上了陰影。
  調查:淨水概念迷人眼
  筆者在北京市一些電器商場發現,為了搶占市場,商家打出各種招牌吸引消費者眼球。
  印有“飲用水健康”“淨水專家”“開創淨水膜時代”“雙膜除菌、雙炭淨味、KDF除重金屬”等字樣的宣傳海報挂在牆面顯著位置。銷售人員口中的PP棉過濾芯、陶瓷過濾芯、超濾膜、活性炭過濾芯、反滲透膜芯、RO膜、KDF過濾芯等各種專業名詞,讓人雲裡霧裡。還有的商家打出健康水包治百病的招牌,宣稱能有效預防及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心髒病,可軟化血管、改善體質……實際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據了解,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曾發文,明确從未批準過生産活化水、磁化水、頻譜水、水分子團水等,這些水目前還沒有理論依據、嚴格的驗證方法及科學的評判标準;衛生部門審批的資料和衛生許可批件中,涉及相關水目産品都沒有任何保健和醫療功能。
  除了“吹牛”外,産品質量也直接影響淨水器行業的發展。去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各地質監部門對33家淨水器生産企業開展執法檢查,其中13家企業的部分産品質量不達标。部分劣質産品不僅起不到淨化水質的作用,甚至反而造成水污染,個别産品鉛、砷等重金屬超标,長期使用可能造成人體神經性損傷等嚴重後果。
  統計顯示,國内淨水器廠家已超過3400家,但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不超過10家。虛假宣傳、質量低劣、污染浪費嚴重、缺乏監管等問題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掣肘。
  根源:缺乏統一标準
  令人困惑的是,各種淨水器的産品特性雖然基本相似,但所依據的标準不盡相同。例如,有的産品宣稱其生産來源的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淨水水質标準》,有的依據《生活飲用水水質标準》,有的則标明高于國家直飲水标準,還有相當一部分注明符合地方相關标準。由于我國淨水器産品還沒有一套完整系統的國家标準,造成行業準入門檻較低。有些小企業對于合格的概念很模糊,沒有相應的實驗研發室、技術檢測室,産品基本是依靠買來的零件進行組裝。
  據了解,去年8月1日,《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裝置通用要求》《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内芯通用要求》兩項新國标已正式開始實施。然而,與淨水器相關的标準中,絕大多數是推薦性的,既沒有統一标準,也沒有要求生産廠家必須執行,與生産環節相關的标準則更少。
  整治:工商集中行動
  針對相關市場的種種亂象,國家工商總局去年年底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整治空氣和飲用水淨化類生活用品市場。
  各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把開展集中整治空氣和飲用水淨化類生活用品專項行動作為2015年集中整治不正當競争突出問題的重要内容,以消費者反映強烈的13類問題為專項行動的整治重點,包括:宣稱經檢測機構檢測,而實際未經檢測的;宣稱的檢測數據,與實際檢測數據不符的;突出宣傳某項數據,誤導消費者的;未取得檢測機構認證,擅自宣傳認證的;未經檢測或沒有科學依據宣傳商品适用于特定人群的等。
  吉林省工商局結合實際,除對空氣和飲用水淨化類生活用品進行整治外,還将社會關注的家用電器、家用醫療器械、保健品、化妝品、農藥等商品銷售或服務中的虛假宣傳行為納入整治範圍,并部署全省工商系統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責任措施,紮實推進專項行動。
  上海市工商局重點整治無資質生産空氣和飲用水淨化類生活用品,冒用他人商标、包裝裝潢、企業字号,虛假宣傳檢測數據,隐瞞檢測環境、檢測時限、檢測條件,虛構檢測機構認證,僞造或虛标産地,虛構榮譽,虛假宣傳具有保健療效等違法行為。同時,該局結合網上消費投訴增多的特點,部署全市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監管,落實平台經營者的主體責任,督促平台經營者及時屏蔽違法宣傳,抵制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争行為。
  針對空氣和飲用水淨化類生活用品專業性、技術性強的特點,江蘇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與當地公安、技術監測、認證單位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充分發揮12315舉報投訴平台作用排查案件線索,及時向社會公布空氣和飲用水淨化類生活用品的生産、銷售單位的違法信息。
  直飲水機産業被商務部列為21世紀十大朝陽産業,預測到2020年我國淨水設備規模将達1280億元。在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下,淨水器徹底“淨化”的那一天為時不遠了。
首頁
産品
案例
電話
聯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