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居民直接飲用管道直飲水技術條件具備但成本過高

2014-05-17 16:26:26 admin 93
來源:《羊城晚報》記者 林潔 / 時間:2013-9-18 7:40:57
  據金羊網2013年9月16日訊 廣州治水,曾經一天砸一億,但效果依舊受到衆人質疑。廣州污水處理到底面臨着哪些挑戰?到底什麼因素使得治水效果無法令人完全滿意?
  14日的廣州科普大講壇“城市污水處理面臨的新挑戰”主題講座上,華南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廣東大氣污染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少斌教授、廣州市污水治理有限公司的李碧清總工程師以及廣州市市政設計院研發中心主任孫志民與市民們就廣州污水處理、廣州治水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廣州治水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專家們認為是:水太多!即廣州河網密布,水的情況非常複雜,污水處理和治水都面臨着諸多挑戰。
  用水缺口怎填補?污水再利用!
  廣州範圍内目前一共有64座污水處理廠,中心城區每天處理污水的量達到了298萬立方米。即使如此,依舊無法滿足廣州市大概每天400多萬立方米的用水量。也就是說,廣州每天約有100萬立方米的用水缺口。
  缺口如何填補,這個問題與污水處理技術的改進有着密切相關的聯系。李碧清認為,提高污水處理率非常重要,特别是要加強污水的再利用。而污水的再利用并非僅僅是污水處理廠的工作。工廠可以盡量使工業廢水在工廠系統裡循環再利用而避免排放到河道裡;市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廢水的循環利用或多次利用,這些其實對污水處理都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同時,廢水中的污泥,含水率達到80%,析出水之後,通過無害化處理,這些污泥還能成為肥料。再有廣州暴雨天*令人頭痛的“水浸”問題,其實這些淤積的水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李碧清舉例,可以在草坪下建立廢水處理系統,對淤積的水進行處理利用。
  廣州治水難在哪裡?水太多!
  “廣州的情況與我國西北或者迪拜等地區不同,廣州是水太多,專業的說法叫‘水質性缺水’”。亞運前後,廣州市開始大規模治水,對市内的各個河湧進行了治理。但到上個月為止,效果仍受到質疑。
  曾經一天砸一個億治水,效果依舊沒有達到市民的标準,問題何在?孫志民認為,有三個主要原因。其一是河湧的底泥已經被污染,單單是治理污水解決不了底泥的問題,因此河水被污染問題依舊存在;其二,截污不夠徹底,廣州市内地下空間不足,導緻污水管道無處可埋;其三,河湧的水太少,使得活水的流動性不夠。從前的觀念是防洪,隻有截沒有蓄。
  廣州有231條河湧,一共918公裡。孫志民說:“這些年治水在我看來還是有效的,城市發展太快,我們在處理污水方面也需要轉變觀念。”
  直接飲用自來水?成本過高!
  口幹舌燥地回到家直接擰開水龍頭就能喝到涼水一定曾經讓許多人羨慕過。今後在廣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可不可能出現這一幕呢?專家們意見很一緻:可能,但不現實!
  可能的原因在于此項技術已經相對較為成熟,普通市民想要在家的水龍頭裡接出可以直接飲用的水在技術上已經不是問題,某些小區甚至已經在使用此技術。
  “但是成本太高!”孫志民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廣州南洲水廠已經具備這樣的技術,但一直沒有大範圍普及。“生活用水,如洗浴、廁所用水需要一根管道,直飲水需要另一根管道。而且直飲水管道要求很高,要做到無菌,這樣實施起來成本就很高了!”
  因此專家們建議,在家可以飲用燒開過的自來水。而在礦泉水與純淨水之間也*好選擇礦泉水,因為純淨水已經過濾掉許多礦物質了。
首頁
産品
案例
電話
聯系
Baidu
sogou